?无论褒贬,JEEP已经成为最有情怀的车企,旗下的车型也被冠上了各种情怀的名号,JEEP车主也被奉为“最有情怀的人”,赞扬也好,调侃也罢,这样的情怀能坚持多久呢,归根结底JEEP仍然需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
底子厚,面子薄
提到JEEP,就必须要认识JEEP的品牌历史,这深厚的历史底蕴是JEEP为数不多的闪光点,得益于二战中的出色表现,立下悍马功勋的JEEP成为了美国家喻户晓的明星。每一个JEEP迷都不会对这段历史陌生,吉普不仅成为了越野车的代号,JEEP也成为众多越野爱好者的DreamCar。
样的光环太过耀眼,以至于JEEP每次都要佩戴上这块老勋章进行宣传,是优势就要充分利用,JEEP这样做无伤大雅。然而目前的消费者更为理性,对产品质量和价格的要求远远高于品牌的历史积淀。再靠“吃老本”的方式崩面子,只会越来越偏离航线。
产品质量有点菜,情怀落地容易坏
美系车的制造工艺整体比较豪放,几乎已经成为美国制造的标签,进入中国后,长安福特、上汽通用等美系合资品牌的产品投诉率就一直居高不下,广汽菲克也没能做到明哲保身,自由光车内异响,烧机油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自身的销量,自由光变“机油光”,口碑瞬间下滑,说好的专业级高端城市SUV哪去了?这些小问题着实对不起“高端”二字。
和自由光形成反差的是指南者,全新指南者上市9个月,月销量已达到辆,9月指南者的销量更是占据了广汽菲克JEEP的54.68%,和自由光相比,更实惠的价格,更低的故障率,更稳重的外观使指南者得以超越自由光,说起情怀落地,指南者比自由光表现的好。
一手好牌,打成臭牌
有实力不嚣张那叫低调;有实力还要让世人皆知那叫高调;对于JEEP来说,一张老牌反复打,那就是陈词滥调。现在玩法变了,就算是好牌,用老玩法也会变成臭牌。
JEEP的亮点不多,重复打这张老牌,还要想变着花样着实有些强人所难,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去消费用户对品牌的信任,这是最后的底线。如今的JEEP被德国黑,被澳大利亚黑,进入中国让中国消费者失望,招黑体质的背后是JEEP对自身问题不深刻反省,触动底线不作为的处理态度。
忠于传统的牧马人是JEEP的王牌,这辆车的特殊性使得它只能作为“吉祥物”而存在,虽然不靠科技和销量,但牧马人在JEEP产品中的影响力可谓是高居榜首,可是JEEP并没有通过牧马人去进一步奠定自身的优势,这样的前提下,JEEP只有一辆牧马人的论调显得并不过分。
一个特点过于突出,人们就很难记住其他的特点,JEEP正是如此。没有做到产品影响力的均衡,而是一昧地体现自身的长处,这样只会使自己沉浸在曾经的辉煌里。
除去情怀,JEEP还剩什么
由于历史原因,JEEP一直传承着自身的越野基因,也不断延伸和拓展自身的越野实力,这可以说是JEEP最具特色的长处,充满故事和征服感的品牌文化也收获了一批粉丝。基于这样的品牌形象,JEEP总能吸引一批热爱自由,特立独行的用户。
明显这样的方式并不能让自己的产品成为大众化产品,于是指南者,自由光,自由侠这样更适合日常使用的车型成为了主力。为了不舍弃原有的越野基因,JEEP的每种车型在同级别中都拥有出色的越野能力,除了忠于越野的牧马人,旗下的指南者,自由侠都有更适合越野的高性能版本。
反观指南者等车型的销量就会发现,消费者对越野能力的需求并不是最迫切的,这个阶段的消费群体的重点是实用,高性能版本更多的是对情怀的致敬。JEEP这样做的原因也是为了能够兼顾实用性和越野。这既是坚持,也是无奈。坚持自身品牌基因几十年不变的情怀和为了市场妥协的无奈。
还有一家车企,也有很深厚的历史沉淀,那就是梅赛德斯奔驰。客观上看,抛开德意志第三帝国因素,奔驰除了创造出不少“第一”之外,也为汽车产业做出了很多贡献。年奔驰开发了ABS、年奔驰研发了气囊及安全带收紧器、年奔驰开发了ESP,年开发了主动悬挂控制系统。奔驰通过技术进步不断革新产品、丰富产品,既有越野的G系,也有舒适的S系,卡车,客车也有奔驰的身影。这样看来,JEEP至少很执着,日耳曼精神在JEEP上得到了部分体现。
正是JEEP的光辉历史,使他能够与奔驰一较高下,可战后两者路线完全不同。不同的发展方式也演变成不同的结果,JEEP两度易主,年步入克莱斯勒时代,年步入戴姆勒-奔驰时代。JEEP引以为傲的历史并没能让他成为能和奔驰一决高下的企业,“被当小弟”这样的发展方向与其说是历史的偶然,不如说是市场的必然。
总结:从JEEP那句“用实力,让情怀落地”,让我们看到了JEEP美好的希冀,可现实却是各种质量问题带来的投诉,不要让所谓的情怀成为借口,产品质量要对得起自身的形象,不要出现百年JEEP,毁于情怀的悲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