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epCherokee被称为SUV的鼻祖,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众多拥趸。年,Cherokee成为首款进入中国合资生产的车型,并成为中国越野车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年10月,我驾驶JeepCherokee以单人单车的形式连续穿越库布齐、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车型为BJE6Y,年出厂的4.0L排量直列六缸电喷手动档切诺基,俗称六缸切或手六。8天,3个沙漠,公里沙漠穿越,没有一个零件损坏。
年,北美印第安部落,一只自由不羁的鹰离开酋长的臂膀,飞越浩瀚的太平洋,来到亚洲腹地一个生机勃勃的国家——中国。这个有着璀璨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非凡的自然地理、人文及生物多样性。不难想象,这只名叫切诺基的鹰乐不思蜀了,而且这里的人们几乎立刻就爱上了它,并一起掀起了具有自由和无畏精神的越野汽车文化浪潮,同时开始有了真正接地气的Jeep文化,认识到不是所有的吉普都叫Jeep。
24年后的年2月,四川甘孜州白玉县亚青寺神山顶上,海拔0米。冬季的劲风中,一只神雕(胡兀鹫)迎着夕阳掠过,它凝神注视着翼下那个举着相机的人。那个摄影师已经在这座山上守候了三天,只为这一刻的相遇。摄影师的身旁还停着一辆Jeep——年出厂的六缸电喷切诺基。
令人亢奋的决定性瞬间过后,被狂风吹了三天的摄影师发终于发高烧了,他躺在切诺基里昏睡一天一夜(后座拆除形成床),用自己的方法强制退烧,那条—30摄氏度的羽绒睡袋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令人欣慰的是,这张爆框版的胡兀鹫入选了中国国家地理《极致之美》画册和《自然之美——IBE中国生物影像志》画册。眼尖的朋友们可以看到神雕爪子里抓的那块白骨,那是它的食物,胡兀鹫以生吞裸骨闻名。
还记得那只飞越太平洋的印第安之鹰吗?于鹰而言,同样的世界,同样的自由。
那个偏执狂一样等待神雕的摄影师呢?见笑见笑,在下即是,关山飞渡是也。
青海三江源,只身勘察雪豹袭击现场,画面为自拍工作照。
Jeep诞生74年,Jeep切诺基进入中国31年,我开切诺基13年。而这十多年,也正是中国越野文化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有多少人的越野梦是伴随着切诺基开始的啊!
我经常感叹,拥有Jeep之前,从没想到一辆四驱车可以如此强力的改变我的生活,它陪我走的更远,站得更高,让领略人生宽度不只是一句广告语。曾有朋友问我对切诺基的评价,我说:“我和它一起完成了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最好的答案。”
珠峰星空,摄于年2月,胶片相机。那个夜晚接近零下30摄氏度,风力至少7、8级,我用石块压住三脚架,共曝光4个多小时,拍摄了两张照片,其中一张因疏忽导致拍摄失败。在漫长的等待中,我坐在切诺基里呆呆的望着珠峰上方的星空,大风吹得车摇摆不停,像汪洋中的一条船。
年,这张照片获得首届全国自然保护区摄影大赛景观类一等奖,和其它照片一起在奥运场馆展示。其实这张照片的背后还有更为艰难的故事:春节期间边防战备,定日县边检只接受从户口所在地开具的边防证,我想尽各种办法都不能进入珠峰,一度陷入绝境。
两天后,在我就要彻底放弃的时候,我的努力感动了当地县领导,才得以朝拜世界最高峰,才有了这张百折不挠之后的照片。
可可西里山主峰岗扎日,海拔米,山脚下的湖是多格错仁强错。只有到达无人区真正的腹地才能看到它的全貌。虽然可可西里保护区在青海,但可可西里山脉主峰却在西藏的行政区划内。
羌塘腹地,一群几乎是全雌的藏羚羊从我站立的土山下急速跑过,条状的积雪让人眼花缭乱。
尽管迄今为止我已拍摄过9头西藏棕熊,有些熊的清晰度远超这张,但这头熊是我在野外遇见的第一头熊,有纪念意义。那是穿越羌塘无人区腹地时,我开着六缸切爬上一道山岭,与这头熊不期而遇,它愣了几秒后,向我发出哈的声音,转身向山下跑去。这种棕熊还有个别名叫哈熊。
羌塘无人区,沦陷东温河。最后这条支流的河底是流沙,六缸切的强悍动力像打在棉花上一样,任何动力的输出都只是向下陷的更深。在河里奋战6个小时,扯豁了无数锚坑,最终在晚上9点,靠气温骤降将河岸冻上,地锚终于能承受住绞盘的拉力了,脱困成功。
和早期很多切诺基爱好者一样,我走过了一条教科书式的切诺基之路:一开始还不懂四驱越野为何物,买了一辆切诺基,四缸化油器两驱手档,圈儿里简称手四化。后来去坝上,雨季的草原泥路真打滑啊,几乎困在草原深处。回来加装了分动箱换了前桥,改装四驱成功,变速器档把边上终于有了小弟弟(分动箱档把)。
羌塘,海拔余米,在这片沼泽地陷车两天两夜。每天早晨,经过一夜冰冻的沼泽像水泥地一样硬,都要等到下午地表融化才能开始“施工自救。”现在再看,如果当时带着顶胎器和防沙板,脱困可能会容易一些。最终的脱困依然是靠绞盘+地锚+快抬离合器技术,在这里必须赞一下Jeep的离合器,非常抗造。另外,在单车穿越无人区这种极限环境下,手动档越野车依然是第一选择。而沼泽永远是越野车的死穴。
可是没多久又中了六缸切诺基的毒,把车况很好的手四化卖了,收了一辆年出厂的Jeep六缸电喷手档豪华版切诺基,车型BJE6Y,圈儿里昵称手六。大票显示这车当年裸车卖27万多,年的27万对当时绝大多数国人来说也是一笔巨款了。
年到我手里时已经是9年的车了,但95年那批六缸切都是美国原厂件组装,车况还是很棒的。这么多年使用下来,只要维修的时候坚持用原厂件,手六的故障率其实很低。加之我是一个凭车感开车的Driver,平时保护好车况,尖峰时刻从不掉链子,所以才能做到开一辆16年的老切连续穿越两大无人区而毫发无伤,包括连续穿越三大沙漠也没坏一个零件,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羌塘无人区,冰湖的黄昏。
青海,玉珠峰与冰川。那时候我刚穿越完两大无人区,并在三江源拍摄到雪豹,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玉珠峰脚下,觉得刚过去的28天恍然如梦。原本是想拍摄玉珠峰星空的,但昆仑山另一侧是格尔木,终于是万家灯火战胜了孤寂的星空。现在每看到这个画面都会遗憾。
觉得手六能代表那一代切诺基的品质,而它的灵魂则是那架4.0排量的直列六缸发动机,这架充满激情且动力澎湃的发动机配合分动箱的4L档,是我完成诸多任务的底线。手六是一辆优秀的越野者之车,按纯硬派的标准看,唯一的软肋是承载式车身。
它的第一任车主就用它在金港打过场地赛(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到我手里则经历更多,越野拉力赛、穿越无人区、多次穿越沙漠、N多万公里的青藏高原穿越,很多惊险时刻匪夷所思。因为中间更换了一次车身,所以我曾戏言:如果没给切诺基换过车身,证明你玩得还不够狠。
单车穿越无人区的所有陷车自救,都只能依靠绞盘和地锚。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手六有独立车架就完美了,不过那岂不变成上一代TJ版牧马人了?其实刚过去的十年里,我一直是开着手六完成着牧马人的任务,所以在选择它的继任者时,朋友们都说:“关山,你只适合牧马人!”
年十月,西藏阿里冈仁波齐神山一位藏族阿妈拄着拐杖走过金色神山,身影孤独,但神态安详而坚定。当我从北京赶到阿里时,十月的一场暴雪使山北侧的积雪达到了齐胸深,管理部门果断封山,宣布转山季结束了,这几乎让转山变得遥不可及。但阳光融化了冰雪,面对众多虔诚的信徒,管理部门重新打开了转山之门。
当天我们翻越了海拔多米的卓玛拉山口,夜里十点回到塔钦时已经疲惫至极,我站在街头流下了眼泪。这张照片获得了—尼康“看破界”摄影大赛人文类二等奖。
年10月,我从西藏阿里转山回到拉萨,住在哥们儿家里,每天听《山丘》。回顾过去的十年,我释放得最彻底、最无怨无悔的那部分时间,都是和Jeep切诺基捆绑在一起的。这十年我遇到过不少低潮,但六缸切陪我一起越过无数山丘,终于可以从容不迫的望着大河弯弯,放胆面对人生的难。
青海三江源腹地,那个黄昏我至今也觉得像个梦。当时只是凭直觉把车停在冰河岸边守候,没想到一个小时后它真的出现了。这只雪豹在冰河岸边潜行,上面山坡上的岩羊看不到它。但15分钟后,发起最后突袭的是另外一只雪豹。我还清晰记得,当一切都安静下来,两只雪豹用尖锐的叫声遥相呼应。
虽然相距有些远,但我坐在六缸切里目击并拍摄了看到的一切。那个夜里气温低至零下30度,我睡在车里守着这条冰河。第二天我拿着GPS走过米宽的冰河,爬到山坡上的雪豹攻击现场勘查,那里距离我的六缸切米左右。而在我过河足迹50米外,是一头大棕熊的过河足迹,和我完全平行。
探秘雪豹结束,我继续单车从索加乡向青藏公路的雁石坪穿越,这条线极少有人走,只能根据经验判定方向。那晚在冰河旁宿营,第二天车辆无法启动,原来是在这条冰河反复冲击冰层的时候,启动马达被水泡后内部结冰了。虽然我带着新的马达配件,但决定用炉头烘烤马达,钻在车下烤了很长时间后,六缸切终于再次轰鸣着踏上征程。
另外我曾说过,一辆越野车的灵魂只能是它的经历和它内在的精神,从这个角度讲,这辆代号京C的切诺基是唯一的,如果印第安酋长在天有灵,看着这辆不辱使命的Cherokee也会深感欣慰:我们曾经一起完成单车无后援连续穿越羌塘、阿尔金山两大无人区;曾经一起单车深入青海三江源腹地,共同见证雪豹突袭猎物的梦幻场景。
我们曾经一起单车连续穿越中国北方三大沙漠;一起数次深入中蒙边界探秘狼图腾,成功记录老猎人下狼夹及捕获草原狼。我们成为第一个到达格萨尔王岭国寺达那寺的旅行者和车,并因此诞生了“王者归来——朝拜格萨尔王史诗之路”。
我们多次单车深入青藏高原,拍摄人文与自然地理故事,出版《长头——寻找藏地密码》。它还和我一起参加过很多次越野车比赛且成绩不俗,如:首届越野联盟库布齐U2沙漠挑战赛第二名;越野E族第二届T3沙漠挑战赛排位赛第三名(共51支参赛车队)等。
单车无后援穿越藏北羌塘、新疆阿尔金山两大无人区航迹,13天,公里高海拔无人区穿越,老切创造了一个奇迹。
穿越两大无人区海拔高度变化图,从左至右,代表双湖至茫崖。
老切用它的经历定义了唯一,它是最具切诺基原生属性的一辆切诺基。在我的老切已经永远谢幕的当下,请原谅我上面的不够低调,但那些文字亦非墓志铭,因为老兵不死,老切还在,它会成为一辆老爷车中的战斗基。我现在的座驾是Rubicon,这是一辆可以开到老的车,想想已是泪欲沾襟。仰天长啸,长坂坡一直都在。
上面三张图片显示的是羌塘与阿尔金山交界处,车陷在海拔+米的一个雪坑里,幸好旁边的地表凸起一块岩石,岩石裂缝可以挂住绞盘的钢缆,脱困成功。但车的左后轮毂、轮胎被雪坑中的火山岩挤报废,换上备胎后,之后的穿越只能极度小心了,没有备胎的现实就像一颗定时炸弹。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作为SUV的鼻祖,曾经的小切在中国越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它在世界范围内也取得过销量过百万的辉煌。而今,被高科技武装到牙齿的切诺基继任者——国产自由光横空出世,个人认为这是时隔31年之后,Jeep在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又一个重要时刻。
朝圣珠峰
普若岗日冰原是地球上除南北极外第三大冰原,位于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我们的营地海拔多米,距冰川不到两公里,那一夜把我和力哥冻的够呛,像睡在冷库里。
在色林错湖畔的营地就舒服多了,海拔多米。力哥正在整理影像资料,后面的东山上升起了明月,这就是Jeeper的生活。和我穿越无人区回来,力哥他老人家也中毒了,添置了一辆十周年纪念版Rubicon,再加上他其他的范儿,力哥已成为中国最酷的纪录片摄影大师了。
西藏,色林错湖畔的牧羊人,梦幻般的光影效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色林错藏语意为威光映复的魔鬼湖,海拔多米。最近几年,色林错的面积已经超过了纳木错,成为西藏第一大湖。
做为一名自驾探险旅行者和摄影师,相机和Jeep始终是我的左膀右臂,过去的十年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有很多令人难忘的瞬间,而图片故事无疑是最适合回忆我和切诺基往事的形式,同时我也希望用这个方式来向京C的传奇致敬!
在此多说两句:我一直倡导将自驾与其它户外活动方式结合起来,比如徒步、摄影、登山、山地车骑行、皮划艇等,因为四驱车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秀平台。越野车文化不是单一的驾驶和通过,它是开放的、兼容的、多元的,是我们迈向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SUV市场的火爆其实是人们对提高生活品质的追求。
冈仁波齐星空,转山时背着登山包、睡袋、三脚架、相机、给养,把自己累成了狗,但守护神山的感觉太幸福了。
青海囊谦,星空与菩萨。
西藏羊卓雍错,踏浪而来的水鸟,高速快门凝固了7朵晶莹的水花。
青海囊谦,云雾缠绕的马耳狮子天堡,世外传奇达那寺就坐落在山腰。达那寺是学术界公认的格萨尔王岭国寺,也是国内唯一的叶巴噶举派寺庙。山顶的格萨尔王三十大将灵塔经中科院碳十四测定,属于宋代建造(与格萨尔王同时代)。年,我成为国内第一个自驾车抵达达那寺的旅行者,自此和达那寺、格萨尔王结下不解之缘。
达那寺大峡谷
这些年,我多次回到达那寺,我的朋友们也到过这里,他们说:“终于明白关山为什么老来这里了。”达那寺确实如世外桃源般存在着,但这么多年来,我所做过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为达那寺阿卡学校的孩子们拍摄身份证照片。那时候达那寺的路还没修好,坐大卡车去县城要用两天时间,而且春节期间县城的照相馆都关门了。刚好我带着几只闪光灯,通过引闪器相连,布置了一个简易摄影工作室。左上角是格勒嘉村堪布,他是孩子们的老师,据他说这些证件照得到了县里领导的表扬。后来学校搬迁了,再也没见到孩子们,现在的他们应该成为大小伙子了。
青海囊谦,讲经法会上的孩子们。
康巴妇女
四川石渠,松格玛尼石经城。松格玛尼位于扎溪卡大草原深处,相传是格萨尔王为了纪念阵亡将士所建,在我心中它是真正的秘境之一,这里有我的低语墙,也是我真正开始磕长头的地方。
年轻的僧人在围着松格玛尼磕长头,每一个动作都充满虔诚,一丝不苟得令人起敬。我有两个特别喜欢的转经地点,一个是拉萨的八廓街,一个就是这里。
四川白玉县亚青寺,我曾经在这里停留过21天,这在我的旅行中是没有过的。还记得开篇那只神雕吗?它每天飘在空中,俯瞰亚青河谷中这颗觉姆之心。
亚青记忆
亚青记忆
甘孜石渠,彪悍的康巴汉子,他的坐骑是当地最好的马。他身后的山上刚刚出现两只狼,家里的藏狗冲到半山腰向狼的方向狂吠。我想,在精神和男子汉气概上,他和印第安酋长没什么不同。
四川石渠,索南旺姆在背水。这是个25L的水桶,能装50斤水。她家附近有两个汲水点,都在一里地开外。我和她的兄弟推着一车水桶跟在后面,她时常要停下来等我们。
青海,阿尼玛卿雪山垭口,风雪中磕长头的信徒。阿尼玛卿是藏地四大神山之一,主宰安多地区的沉浮。
拉萨,八廓街上的转经人。慢速快门突出了转经筒的动感,老者的笑容温暖人心。
拉萨,光明港琼甜茶馆。那些年在拉萨,中午光线最强的时候就去甜茶馆喝茶,下午去八廓街转经拍摄人文。这张还是用胶片拍的呢,相机是尼康F4S,镜头是AF85mmf1.4D。
松格玛尼石经城,蹒跚学步的孩子拿着外婆的拐杖。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都会变老,而且看起来挺快的。
拉萨甜茶馆,老阿妈在喝甜茶。和上一张对比一下,我们就明白什么叫岁月了。拉萨距松格玛尼大概有两千多里,不变的是一杯甜茶。
来点儿开心的吧。年2月春节,年三十之夜和藏历新年夜是一天,我从八廓街回酒店途中,几个女孩从酒吧出来,车里坐不下了,这三个姑娘就坐在后备箱里了。街道光线很黑暗,只能手动对焦,幸好按快门的时候,另一辆出租车的灯光照亮了这Happy的一幕,现在还记得她们喊我“叔叔”时的欢乐,嗯,我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大叔了。
青海三江源,刚刚飞起的大鵟。野生动物对车的警觉性远低于对人,所以坐在车里拍摄反而更加轻松省力,我的很多照片都是在六缸切里拍摄的。
从年开始,我踏上了寻找狼图腾的旅程,开始了与狼共舞的日子。在紧靠中蒙边界线的一个牧场,我发现了5头蒙古野驴(最早是8头),这在当下的内蒙草原上是极其罕见甚至是绝无仅有的。年10月的一个黎明,我驾驶六缸切在几千亩的丘陵间寻找很久,终于拍下了它们迎着朝阳奔跑的画面。令人叹息的是,因为生活在孤岛状态且周围草原狼环伺,这群野驴只能自生自灭。年底我再去这里,牧民告诉我,这群野驴已经灭绝了。
羌塘,藏野驴。中国有两种野驴:蒙古野驴和藏野驴。区别可以用烤面包来形容,蒙古野驴火候稍欠颜色浅,藏野驴火候有些大,颜色深。
冬季的可可西里,一只藏狐在忙着抓鼠兔,然后在雪地里刨个坑把鼠兔放进去,那是它的冰箱。我特别佩服它它的记忆力,因为它的冰箱可不止一个。
这是东乌草原上的一处秘境,我叫它盘石峡谷,我的蒙族兄弟曾带我到这里寻找草原狼。太阳落山后,就是草原狼游荡荒原的时候。
这只年轻的雄性草原狼和它的同伴杀死了一头大牛,让牧民损失了很多钱,结果第二天夜里它们回来吃剩下的牛肉时,这只狼踩中了老猎人布好的狼夹,就是铁笼上挂的那个狼夹。其实这种原始的较量进行了成百上千年,对狼的数量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反而是一种平衡。
相较内蒙草原而言,青藏高原的狼更容易见到。我在三江源腹地穿越途中,和这匹孤狼纠缠了一会儿,它依靠地形和我玩捉迷藏,但最终被我发现了。算起来,我在野外遇见狼的总数已经达到了24匹之多。
年,暴雪中的东北虎,这场雪真的让我见识了什么叫暴雪。东北虎的勇猛有力经常让我想起六缸切那架4.0L直六发动机,而这么多年来,我和切诺基一起经历了无数的风霜雪雨。
自由之虎,自由之光。这张照片是我拍摄东北虎专题的开始。
年11月,羌塘无人区腹地,岗扎日西南方向。早晨,我爬上营地后面的沙丘,甲壳虫的足迹在朝阳下很诱人。其实无论人还是甲壳虫,我们的路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回到最初,年我驾驶六缸切诺基来到坝上草原,和朋友一起拍摄中国版的万宝路牛仔照片。Jeep和牛仔都是我特别喜欢的文化元素,这个系列断续拍了好几年,那些影像赢得了很多朋友的喜爱。
我的西部马鞍已经很多年没动过了,落了很多尘土。不过最近我又翻出了牛仔靴和牛仔裤,只要和Jeep在一起,我永远是个牛仔。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作为SUV的鼻祖,曾经的小切在中国越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它在世界范围内也取得过销量过百万的辉煌。而今,被高科技武装到牙齿的切诺基继任者——国产自由光横空出世,个人认为这是时隔31年之后,Jeep在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又一个重要时刻。
关山飞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