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辆普通的吉普车,竟与国家主席刘少奇

这是一辆很普通的吉普车:型号为苏式嘎斯69,军绿色,长厘米,宽厘米,通高厘米。原为湖南省委接待处用车。就是这辆普通的吉普车,曾经与国家主席刘少奇有过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年3月,为解决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问题,党中央在广州会议上制定了《农业六十条》。在毛泽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下,党和国家领导人分赴各地,进行调查研究。刘少奇带着广州会议的精神,来到湖南农村进行调查研究。

中共湖南省委对刘少奇的来湘调查非常重视。为了迎接刘少奇,湖南省委专门开会研究接待工作。首先是选点派人,省委决定以省委书记李瑞山(当时有第一书记)为总队长,组成省委工作队陪同刘少奇下乡。再就是调配车辆。刘少奇身为国家主席,又已经60多岁了,湖南省委为他安排了一辆在当时来说档次最高的苏制吉姆轿车。另外,还有数辆小车供随行人员使用。同时,对他的衣食住行也作了周密安排。

刘少奇4月1日到长沙后,就对省委领导说时间紧,马上要下乡。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便向他汇报了省委的接待安排。刘少奇听后表示反对。他说:“在战争年代,我们有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人民战士处处爱人民,干部下乡了,直接到老乡家,睡门板,铺禾草,决不打扰老百姓。我这次下乡调查研究,如果按你们那样安排,怎么去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呢?眼下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我们还穷讲究,摆阔气,高高在上,群众心里会怎么想?哪个还敢向我们讲真话啊!”张平化无言以对,解释说:“我们考虑到您年纪大了,乡下的条件又确实太差!”刘少奇摆摆手说:“眼下不是讲排场的时候,我下乡蹲点调查,不要影响省委的日常工作。你们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李瑞山同志也不要陪同了。更不要什么席梦思、大沙发,那样会闹大笑话。我仍旧采取老苏区的老办法,吃住都在老乡家!”“既不扰民,又可深入群众。一切轻车简从,想住就住,想走就走,一定要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

4月2日下午,刘少奇只向省委要了一辆苏式嘎斯69吉普车和一名工作助手,匆匆离开长沙,前往故乡宁乡县等地调查。前边没有警车鸣笛开道,后边没有长长的车队跟随。就像一位普通干部外出办事,根本没有人想到这是共和国主席的座驾。这辆吉普车也是刘少奇的“流动办公室”,他坐着吉普车跋山涉水、调查走访。他不时下车察看地里的庄稼,山上的林木,从4月2日到5月16日,刘少奇走访了宁乡、长沙、湘潭等地10多个生产大队(村)。

年5月3日傍晚,刘少奇轻车简从,回到了哺育过他的故乡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他没有惊动乡亲们,径直回到老家,在自己少年时代睡过的房子里搭起一张临时铺,把作陈列用的桌子改做办公桌,就夜以继日地工作起来。

回到炭子冲的第三天,刘少奇派人去找炭子冲原来的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升平。王升平在大跃进工作中搞浮夸,被撤了职。当天,王升平正在田边钓黄鳝。乡干部陪着省公安厅的同志来找他,说要他去见首长。他跟随着来人走,不知不觉来到了炭子冲刘少奇旧居门口,只见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干部站在那儿。王升平还没弄清楚他是谁,老干部就走上前来,亲切地问“王升平,你认识我吗?”他把蓝布帽子摘下,露出满头白发。一见那满头的白发和慈祥的面容,王升平立刻想起了家里挂的那张刘少奇像。他激动得紧紧握住刘少奇伸过来的手,说:“啊,刘主席,原来是您回来了!”

刘少奇把王升平请进屋里,递给他一支烟,自己也点燃了一支,聊起了家常话。

后来,刘少奇问:“你为什么犯了错误?”

王升平回答说:“没听党的话,没听毛主席的话。”

刘少奇说:“我看还要加一条,没听群众的话。废掉安湖塘好田搞鱼池,搞了鱼池又不养鱼,群众当然有意见。农村搞得这样糟,怎么不向我写信呢?”

“我向你写过七封信。”

“可我只收到你四封信啊。近一两年没见到你的信了。说说看,那几封都写了什么内容。”

王升平说,刘少奇听,王光美记。

接着刘少奇把话题转到了办公共食堂的问题上,“你说说看,农村公共食堂到底好不好?”

这一问,王升平不说话了。刘少奇看出他有顾虑,便鼓励说:“你不要怕,好就是好,不好就不好,实事求是嘛。”

“缺点讲得讲不得?”王升平试探着问。“只要是事实,缺点优点都讲得。”

“好,我讲!”王升平大胆地回答:“公共食堂不好!这样办下去会人死路绝!拿柘木冲食堂说吧,原来有多个人,现在不到80人,饿死了十几个,饿得外流了十几个,活着的也大多是水肿。您如果不信,医院去看看就知道了。这种病不要吃什么药,多吃点黄豆大米就治得好。不办食堂,社员就会家家喂猪养鸡。如今全食堂20多户人家,只有集体一头母猪,私人一只鸡婆,连打鸣的鸡公都没有了。”

“你认为食堂不好,群众又不愿意,那你敢不敢回去宣布撤销食堂?”刘少奇问。

“那我不敢,我是个犯了错误的干部,已经削职为民了。”

“撤销了职务,你还是共产党员嘛。”少奇同志嘱咐说,“你回去和群众商量一下,说这是省委工作组说的。”

刘少奇同志手书

听了刘主席的吩咐,王升平高兴地说:“只要上面允许散伙,群众会高兴得跳起来呢。”

“谢谢你对我讲了心里话,说明你还信任我。也希望你相信我们党,这些错误一定可以纠正过来!”

刘少奇当即走出去,参观大食堂,走访几十户社员家庭。

就是这辆吉普车,陪伴刘少奇累计行程达多公里。每当吉普车颠簸在湖南乡村的沙石公路上,刘少奇总是细心地观察,感慨万千。看山丘,山丘上光秃秃的,杂草丛生;看村庄,农民的住房拆得七零八落,一派荒凉。刘少奇不间断地吸烟,缓解自己沉重的心情。如何才能渡过难关?刘少奇在车上不断地思索着。

刘少奇对农民生活的真实情况,可以说是体察入微。家访时,他要看看社员的坛子、罐子里有没有油盐,揭开锅盖看看吃的是什么饭。他甚至亲口尝过农民充饥的野菜、糠粑粑,亲身感受农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有一天,他看到路边一堆风干了的人粪,当即用脚搓开,蹲下身来,仔细观察,摇头叹息道:“你们看,这里面多是粗纤维,是粮食吃得少、野菜吃得多,这里农民吃饭已成了问题。”正因为这样细心观察,刘少奇掌握了大量的农民生产生活第一手材料,对我国国民经济困难的原因有了深刻的了解。刘少奇回乡调查不仅纠正了当时湖南的“五风”错误,解散了公共食堂,而且为我党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农村政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无言,记录着共和国主席劳苦功高的一生;吉普车无言,记录着刘少奇来湘调查的点点滴滴。今天,当人们来到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了解到这辆吉普车背后感人的历史后,无不从心底里升起由衷的敬意。

(选自《新湘评论》)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pujeep.com/jptp/20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