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七十载,车轮滚滚六十年。
今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华诞。七十年历史一瞬间,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的大国。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北京汽车与祖国同行。建国初期,北京汽车工业从修理业起步,七十年后,北汽集团已连续6年进入《财富》世界强,年更以位的排名再创新高。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大型汽车集团。祖国的繁荣昌盛是北汽发展壮大的强大靠山!
为迎接祖国七十周年华诞,我们推出“与祖国同行——北汽世家”专题,将北京汽车的发展浓缩为四个时期,用每个时期的经典车型,串联起北汽发展的历史轨迹,让广大读者在阅读中感受“与祖国同行”的自豪和骄傲!
中美合资第一车
——BJ系列切诺基汽车
年1月15日,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合资成立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后,按照合资经营总合同规定,吉普公司拟采用联合设计、零部件加工起步的方法,生产军用越野车,取代老产品BJ系列产品。
开业不久,公司了解到,美国汽车公司于年2月在美国俄亥俄州特利多市吉普车厂最新投产的XJ系列切诺基汽车,兼有越野车和轿车功能,具有较高的越野通过性、坚固可靠性和轿车的乘坐舒适性;在设计、制造和质量上体现了当代汽车制造的最新技术,年被美国3家主要四轮驱动车杂志评为“最佳年度车”,授予金奖。北京吉普公司拟引XJ系列切诺基汽车。
北京吉普公司依据《总合同》转让动态技术的规定,年9月,与来访的美国汽车公司高级代表团商谈,达成了在北京吉普公司生产切诺基汽车意向。年10月,董事会特别会议就产品做出了决议:以CKD方式引进美国汽车公司的年XJ新车型,车型名称暂定为BJ/XJ,并决定在年10月1日出车。年2月,生产新车型的准备工作全面铺开,到年9月,建成装焊、喷漆、内饰、总装4条生产线,形成年产辆切诺基汽车的生产能力。
年9月26日,举行新车投产剪彩仪式,第一辆命名为“北京Jeep”的切诺基汽车开下生产线。年12月23日,首次出口31辆切诺基(CX2)。年8月,按国家新颁布的编号规定,该车改名为BJ切诺基汽车。
引进美国汽车公司的动态技术是北京吉普公司与美国汽车公司合作进行汽车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美方采用年度型的方法对车型进行不断的改进,北京吉普公司则在逐步国产化的同时,根据生产实际,不断地改进自己的产品,使之基本保持与美方生产同步。
北京吉普公司先后生产过切诺基系列的6种车型,到年底,共生产辆。基本型切诺基汽车国产化率已达83%,其他车型也已达60%以上。从年7月开始,BJ切诺基(CXL)车型停止生产,由CX5车型替代。
两轮驱动车型BJ(CX8)
年,北京吉普公司为了开发价格低的中档轿车,组装了一批两轮驱动切诺基汽车,共辆份。该车装备直列四缸化油器式发动机,后桥驱动,桥速比4.10。该车基本上与美国本土生产的两轮驱动车型一致,零件基本为KD来件。两轮驱动切诺基车型根据国家标准GB-88,定名为BJ,并从年开始实施。
年为了开拓国内市场,美国汽车公司总裁到北京吉普公司访问,双方对北京吉普公司生产BJ(CX8)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和调研,确定生产价格在12万元左右的切诺基产品,填补北京吉普公司中档汽车的空白。
年2月16日,成立BJ(CX8)车型投产委员会。8月24日,北京吉普公司自行开发的两轮驱动车型BJ(CX8)正式投产。它是在BJ车型基础上,取消前桥驱动系统、把助力转向系统改为机械式转向系统、取消后座安全带、采用经济的顶衬、地毯等,成为经济车型。可根据用户的要求在BJ(CX8)车型上增加助力转向系统,作为BJ车型的选装件。
为履行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维护生态环境,吉普公司从第辆96型BJ(CX8)车开始采用RA制冷系统,从此所有切诺基车型全部采用了RA制冷系统
机动灵活快速便捷的小卡车
——BJ轻型载货汽车
年8月至11月,通过对全国42个城市的市场调查表明,国内市场除BJ汽车外,尚无正规的1吨级载货汽车,用户使用的都是半吨级三轮摩托车及进口微型汽车,且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求。由于1吨级轻型汽车体积小,机动灵活,转弯直径小,货台低,装卸方便,省油,对于城市分散的短程运输尤为适宜。调查表明,大中城市是1吨级轻型汽车和专用汽车的主要市场。在市场调查中,广大用户和有关部门提出:新一代汽车产品,起点要高,要具有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
年初,北京汽车工业总公司根据“六五”规划和市场调查,给北京汽车制造厂下达了承担1吨级(4×2)平头载货汽车及其变型车系列产品的设计试制任务。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确立的目标,在选型论证中,该厂设计试制部门参照日本三菱、马自达和美国CJ-7吉普车等国外先进车型,经过对几种样车进行性能试验、参数测定和结构工艺分析以后,决定以日本三菱L为主要参考样车,并结合国内条件进行设计改进。
在整车布置上,汽车前半部参照三菱L结构;汽车后半部参照“马自达”的车架和双胎后轮结构,前轮采用BJ轿车的盘式制动器,转向机采用BJ转向结构主件,驱动桥选用美国CJ-7前桥。
在发动机选型设计上,根据国内调查和对国外资料的分析,决定选用以日本三菱L装用的4G33发动机和经过改进的BJ发动机。
在车身设计中,采用平头驾驶室和独立式货厢。货厢为三面开,低平货台,使用方便,装载容积大。车身采用曲面造型,美观大方,减少空气阻力。前风窗和门窗采用曲面玻璃,增大内部空间,驾驶室内宽敞明亮,乘坐舒适,视野良好。
在底盘设计中,离合器采用膜片簧、单片、干式磨擦离合器,与美国CJ-7吉普车结构相近;驱动桥为铸造的插管式整体桥,结构与CJ-7前桥相同;转向系采用循环球齿扇齿条式转向机,与BJ转向机通用;制动系采用带有真空助力器的串联总泵、双管路、前盘后鼓式制动结构,前轮采用了BJ轿车稳定性较好的盘式制动器,后轮为鼓式制动器,手制动作用于后轮上,拉线操纵,可在35%坡路上停车。BJ汽车底盘设计,在国内属先进水平,可达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同类产品一般水平。
年底,试制出3辆样车。经北京汽车工业总公司定型试验领导小组研究决定,3辆样车装用日本三菱4G33发动机。从年5月上旬开始,进行5万千米可靠性道路试验,历时85天。结果表明,BJ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年新产品试制计划和北京汽车工业总公司下达的任务书,BJ轻型载货汽车的5万千米可靠性道路试验,按照国家标准试验规程和方法,由海南汽车试验站负责进行,目的是为国家产品定型提供依据。
BJ变型产品BJA
与此同时,又开始BJA0.75吨双排座客货两用车的研制开发工作。
BJA0.75吨双排座客货两用车,是BJ的变型车,其发动机、底盘和各总成及布置与BJ基本型相同。由于BJ基本型已经过5万千米可靠性国家定型试验和工厂鉴定,因此BJA双排座变型车的研制重点是车身造型和乘坐舒适性。
BJA研制工作始于年,同年年底试制出2辆模型车。年9月完成道路试验。
年底,完成BJA第2轮样车试制。年7月,完成道路试验和20千米可靠性试验以及可靠性试验后的性能复试。试验结果表明,整车性能达到设计要求。BJA0.75吨客货两用车由于重量分配的变化,前独立悬挂系统使整车的平顺性有所改善和提高。
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组织了由中汽公司科技部、清华大学、吉林工业大学、重庆重型汽车研究所、海南汽车试验站和南京汽车研究所等8单位的10名教授和高级工程师组成的鉴定定型技术审查预审小组,于年11月24日至25日对BJ轻型载货汽车和BJA双排座客货两用汽车的设计试制资料及有关技术文件,全面进行了预审,并提出了预审意见书。
年11月26日至27日,中汽公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BJ和BJA两个车型的鉴定定型技术审查会议,会议一致认为:“两个车型造型美观大方,布置紧凑合理;采用了结构先进的总成,如性能和重要指标比较先进的北京Q汽油发动机;在消化吸收引进的联邦德国ZF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的4档全同步对开式变速器,膜片弹簧离合器、双横臂式独立悬挂、带真空助力器的双管路前盘后鼓式制动系等;两个车型的基本参数和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设计任务书要求,其主要性能指标比较先进,部分指标达到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两个车型的产品图纸和技术文件基本完整、正确、统一,贯彻了国家有关标准,可以作为指导生产的依据。会议批准BJ和BJA双排座客货两用汽车的定型鉴定。
轻型载货汽车升级换代
——BJS(双排座)轻型载货汽车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十年动乱”结束,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恢复期,各行各业“百废待兴”。自然对轻型载货汽车有了更大的需求。
市经委年4月28日下发“关于生产BJ双排座汽车”会议精神、北京市汽车工业总公司《下达年产品试制和产品科研计划》,经过市场调研和用户访问,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于年完成设计任务书。
在设计原则中强调了双排座与基本型要最大限度保持继承性和通用互换性。该车底盘各总成与BJ相同,驾驶室50%件可与BJ通用,采用了在原驾驶室基础上加长后部的方法,总长度由1豪米增加到毫米,货厢相应缩短毫米.其他附件安装位置略有变动。双排座汽车驾驶室可乘座6人,载重量1.5吨,具有灵活机动等优点。
年8月,试制成2辆样车,定名BJS,随即进行了2千米百项检查和性能试验及千米路面强化试验,达到出厂技术标准。笫l轮试制之后,对不足之处做了修收,于年6月,试制了3辆样车。
年9月3日,北京市汽车工业总公司召开了BJS和BJC(柴油车)技术鉴定会,通过了鉴定,并确认主机厂与协作厂已具备了小批量生产能力。
技贸合作的结晶
——BJ轻型载货汽车
年1月,国家物资局和中国汽车工业进出口公司,以技贸合的方式引进日本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的五十铃“N”系列轻型汽车产品的动态制造技术。该系列产品包括1.25~3.5吨共24个车型,有20世纪80年代先进水平。动力装置为柴油机,平头驾驶室,配各种货厢,变型方便。该系列产品引进后,确定北京汽车工业总公司为接收单位,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为主机合同生产厂。
引进消化的基本途径是:以老养新、新老结合;先总成、后整车;先消化吸收驾驶室设计制造技术,筹集资金购进驾驶室覆盖件的冲压模具和装焊夹具及冲压设备。
引进日本五十铃汽车技术之后,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对开发二代换型产品的途径面临3种选择。一是一步到位实现国产化,二是以CKD起步逐步国产化,三是通过以老养新,先总成后整车逐步国产化。该厂选定先部分总成国产化,在老产品BJ的基础上以更新驾驶室、货厢为主,推出一代过渡产品的换型方案。年,上报了BJ系列轻型载货汽车设计任务书。年6月,北京市汽车工业总公司批准该任务书。
根据设计方案:驾驶室采用五十铃年10月,试制成3辆样车,定名为BJ(后按国家新标准改称BJ)。年5月至6月,在海南岛汽车试验场进行了3万千米可靠性试验和总成台架试验。年10月,完成第2轮BJ3辆汽车的试制。
年12月5日,北京汽车工业联合公司受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委托,在北京召开了BJ、BJL(长轴距)汽车鉴定会。一致通过了定型鉴定。
年,BJ投入小批量生产。到年,相继完成了9个系列化产品的试制工作。
BJ在原BJ基础上吸收五十铃技术后,完成了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加强型前轴、悬架、转向器、制动系统、驾驶室、货厢、仪表及电器系统10项主要改进项目。
年8月,BJ系列产品通过了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组织的批量投产鉴定,具有年产1万辆的生产能力。该产品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优秀新产品一等奖,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首都用户满意产品,北京车有限公司也同时获得首都用户满意企业、北京十佳工业企业殊荣。
BJ系列汽车在产品目录中有27个车型。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该系列车成为北京轻型汽车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具有先进水平,曾获得北京市科技二等奖和年北京市好产品称号。
BJ系列轻型载货汽车
年底,北京轻型汽车有限公司与日本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签订购买台NPR58LL-5JXA型3吨汽车的合同。年7月台SKD散件到货,同年9月完成组装工作。
BJCN5D(ICN5K)按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提供的产品图纸和技术文件要求进行设计、试制及定型后试生产,只对车架、货厢、变速器、转向器等总成根据国家法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设计上进行了调整。该车装用朝阳柴油机厂测绘生产的BQ柴油机,与参考车型五十铃NPR59LL-5LXA装的4BD1型柴油机基本一致(3.9升)。样车于年1月至4月在海南汽车试验场进行了3万千米定型试验,其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等均达到了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年4月通过产品定型鉴定。
BJCN6D在BJCN5D的基础上,换装了朝阳柴油机厂BQ(3.9升)柴油机,将轴距拉长了毫米(轴距为3.米)。车架暂时采用焊接结构,但其纵架的断面尺寸增大了。与NPR相比,幅高由毫米增大到毫米,板厚由5毫米增加到6毫米,因此增强了承载能力。该车型于年8月进行设计,12月完成样车试制,经试验,年通过定型鉴定。
BJCN5B和BJCN6B一排半汽车在BJICN5D和BJICN6D的基础上,驾驶室加长毫米,改变副司机座椅结构,使其靠背能翻转,又增加了后排卧浦,车架及货厢结构都做了相应变更。年4月样车经试验通过了产品定型鉴定。
BJCU5D和BJCU6D高档汽车采用日本五十铃最新发动机4HFI,变速器用五十铃产品MXA-5R,又采用了动力转向器,在操纵稳定性、操作性、制动性、噪音、零部件质量和外观质量诸多方面进行了改良。该车型于年4月通过产品定型鉴定。
“家属连”造出改装车
——丰台旅行车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汽车工业由于资金主要投向的影响,造成汽车产品品种和数量长期供不应求。年初,北京市丰台区的一个单位因工作和业务需要,欲购买l辆中型客车。在多方求购无国产中型客车销售的情况下,找到丰台区汽车修配厂家属连,请求帮助改装l辆“面包车”,该厂承接了改装任务。
该厂家属连由20多名刚刚参加工作的家庭妇女组成,一无技术,二无经验。为了改装旅行车,厂党支部把技术员刘树棠借调到家属连,用天津旅行车做样车,绘制出草图,用BJ底盘,依靠几台旧电、气焊机和手剪、钳子、木榔头等极简陋的设备、工具,在露天摆地摊,开始了试制工作。年5月,第1辆旅行车改装成功。
该车尽管设计不够合理,工艺很粗糙,但这是北京旅行车厂创业史上的第1辆“面包车”。不久,又改装成功第2辆旅行车。
年,该厂成立了专门改装旅行车的试制车间,从各车间抽调了一批技术工人充实试制队伍,当年又试制出14辆,定名为“丰台”旅行车。
为了解“丰台”型旅行车的使用情况及社会需求,厂里组织专门班子开展了跟踪用户服务和市场调查活动。调查结果表明,该车适合中国国情和市场需求。厂领导班子经过全面权衡后认为,生产旅行车使企业有了独立的产品和较大的自主权,经济效益也比生产汽车货箱好,决定在生产汽车货厢的同时,增加力量,抓紧旅行车的试制工作。
根据市场调查和用户的意见,该厂组织技术人员对“丰台”旅行车的设计和工艺进行了多次改进,年试生产52辆,车型改为“丰台”。年,试生产79辆,车型定为“丰台”型,年,改为北京牌BJ型。年,组织技术人员对BJ进行改进,试制成功2辆BJA型旅行车。经清华大学汽车试验室对2辆样车进行30多种技术性能测试和20千米路试,各项技术指标都优于BJ旅行车。改用了H20IA化油器,百公里油耗从16公升下降到12.6公升。
年1月11日,北京汽车工业总公司主持召开了BJA旅行车产品鉴定会。通过对该车的动力性、操纵稳定性、制动性及经济性等性能进行检测,审查了全部工艺图纸和技术文件,抽查了工艺装备,认为该车的主要性能达到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该厂具备了生产BJA旅行车的条件,同意批量生产。这是中国型旅行车首次通过国家鉴定的产品。BJ型旅行车从试制、改进到投产,前后历经10年时间。
BJ系列旅行车
年8月,北京旅行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了提高BJ系列旅行车的性能和市场占有率,选用新工艺、新材料,对BJA2(基本型)进行了20多项改进,推出BJA4(93型旅行车)。
该车采用储水罐和风扇硅油离合器,改进发动机冷却系统;采用先进的漆面处理工艺,起到防湿热、防盐雾、防锈蚀作用,延长车身的使用寿命,提高外观质量;顶盖全部采用模具冲压,保证了接口尺寸精确,焊缝平整,提高了整车的焊接质量;优化整车线束布局,解决了线束与车体运动局部干涉问题。在电源线上增加了两根易熔线,防止烧线起火。全车线束对接处采用接插器,提高了安全可靠性和安装速度;采用造型美观的前后保险杠;采用复点式高能电子点火器,高效节能,降低了排放。该车通过鉴定后,年生产辆。
年在BJA4型旅行车的基础上,改进出(95型)旅行车型。采用日本、德国的技术和设备生产,前后风档采用夹层玻璃,两侧为无内框推拉式侧窗;后部有上掀式车门,用气弹簧支撑杆;采用新型密封条,解决了密封不好和漏雨的问题。年初,通过海南试车场3万千米的各种道路的试验,全年生产辆,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根据调查用户意见,该厂在生产(95型)旅行车的基础上,又加以改进。对BJA4型车的外观、外装饰、传动系、变速操作系统进行改进的车型,采用了日本富士模具及大型冲压装备,德国杜邦公司的新油漆生产线生产。装BNQA2(85马力)发动机,五十铃地板式变速操作机构(能自动回位)。变速箱和电瓶盖为密封结构。改进后的车型新颖、美观,时为(96型)旅行车。年底,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向高档旅行车市场进军
——BL/BE五十铃高级旅行车
根据市场调查预测,“八五”、“九五”期间,年度需求20~25人座较高档次的轻型客车。0辆。北旅公司是以16。20座轻型客车为主的生产企业。年,年产各类型客车及变型产品辆,在全国旅行车市场中占19%。这类产品基本属于中低档次。为满足社会对较高档次旅行车的需求,根据国家和北京汽车工业行业的总体规划,北京旅行车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引进BL/BE五十铃高级旅行车。初步确定年生产0辆,并以此为基础,开发生产跨世纪的BJ二代产品。
BL/BE车型是年日本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和日本川崎重工共同研制开发的。从年投产至年,先后进行过5次大的改进。BL/BE车型共有58个品种,用于出口的车型26种,其中左置方向盘和右置方向盘各13种,专门对中国出口的车型6种。其技术水平属国际20世纪80年代水平,在国内同类型客车中属先进水平。BL/BE标准乘员为20~23人座。整车动力性、可靠性、经济性、平稳性、安全性及舒适性都明显优于国内同类产品。
年4月15日,北京市计委批准北京旅行车股份有限公司引进日本五十铃BL/BE轻型客车技术及生产工艺装备项目。年2月7日,北京旅行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签订《五十铃BL/BE轻型客车制造设备合同》和《BL/BE轻型客车KD散件供给/购入意向书》。
技术引进包括BL/BE车型的技术资料,车身、车架的制造技术、生产设备及工艺装备。具体内容有:
BL/BE车型共计58个品种;提供全部车型的车体及内饰产品图和明细表(包括承认图及规格书),提供全部车型车架(包括保险杠)的产品图纸、零件明细表,以及以上两项的设计标准;提供车体、车架现有的工装图纸和批量投产鉴定用的试验报告及数据;引进车体模具套,其中大型模具套;引进车架模具(可转让的)套,焊接夹具、车体装焊工艺装备套,车架胎、夹具及车架专用胎夹具82套,焊接设备27台(套);调试用样件及车体64套种;中方派遣部分人员到日方生产现场进行研修、培训和考察,继续清点车型制造设备,补充编制有关技术文件。在引进上述项目的同时,日方保证向中方提供装车所需的KD零件。
北京旅行车股份有限公司将BL/BE车型的生产安排在该公司兴京工厂试装。按照合同及协议要求,年10月,BL/BE车型模具、胎具、卡具及KD件到货。11月,日本工程技术人员到北京旅行车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设备安装与调试。经过中日双方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年2月21日,首批北京五十铃BL/BE高级旅行车正式下线。
试装的BL/BE旅行车经过乘座试验,在高达千米/小时,车内噪音感觉正常,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和居住性。该车顺利通过25%的坡度试验,在各种坏路(扭曲路、碎石路和盐水路等)特别试验中没有不舒适的感受。随后,该车型顺利通过了车检部门的检验,并上了国家汽车产品生产目录。
北京汽车经济研究会仝莎莉
点击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