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已经退去,气温渐渐暖和。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现在每每到了周末,开车出去游玩人也越来越多了起来。随着汽车的普及,自驾游成为越来越多人出去游玩的选择。不过开车出去虽然方便,但是也会遇到很多麻烦,尤其是那些本身质量就不咋地的车辆。
在众多的汽车品牌当中,Jeep因为越野性能超强的牧马人和它与其他大众品牌截然不同造车风格,从而获得了一大批热衷的粉丝。但即便如此,它却成为了公认的汽车质量排名靠后的品牌之一。而其中,指南者却成了被“针对”的对象。
指南者之所以被针对,首先是因为它是Jeep旗下卖得最好的车型之一。从国产广汽菲克来看,指南者的月销量(4-5千辆左右)基本上占据了整个企业份额的一半,甚至更多。而从进口方面来看,最新数据显示年12月进口SUV销量排行第一名为指南者,销量为辆,环比上升12%,而排在它后面的是第二名宝马X辆;第三名卡宴辆;第四名奔驰GLE级辆;第五名雷克萨斯RX辆。可以看出,指南者不仅是进口SUV的销冠,加上国产车型一起,指南者的月销量更是超过了1万辆,在这个SUV大潮退去的时期交出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不错。
当然,指南者之所以卖得好的主要原因是价格。先抛去进口,目前国产指南者在巨幅优惠(3万)之后,起售价仅不到13万。在诸多的合资紧凑级SUV车型当中,指南者比本田CRV便宜近4万、比丰田RAV4便宜近5万,就连现在名气锐减的福特翼虎在优惠1-2万之后都仍比指南者贵2万出头,可以说指南者在这个级别的价格已经低到不能再低。再说进口,进口指南者售价22.19万起比国产高出不少,但两者实则有质的差别。比如目前在售进口指南者入门车型动力总成为2.0L+6AT,而国产为1.4T+7速干式双离合以外,更重要的是两者在质量和口碑上的差距甚大。
众所周知,指南者的通病是发动机和变速箱,从今年2月份关于指南车国产和进口的投诉来看,也都有相关问题的出现。具体来说,国产指南者的问题主要包括变速箱异响/顿挫、发动机抖动/烧机油、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等,而进口指南者的问题则主要集中在发动机故障灯亮和抖动。不过广汽菲克指南者在单月的投诉案例达到了18起,而进口指南者只有3起。在销售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国产指南者的投诉数量是进口的6倍,可见指南者在国产之后的质量下滑有多严重。都说德系和日系“一国产就减配”,看来JEEP也学得差不多了。
针对国产指南者质量问题的爆发,广汽菲克在年10月份曾进行过召回,不过当时召回的车型只是针对2.4L车型。厂家表示:由于其2.4L发动机存在“机油液位降低”的情况,严重可导致发动机熄火存在安全隐患,所以进行召回。所谓“机油液位降低”其实就是烧机油,不过厂家的解决方案却异常滑稽:免费升级动力系统控制模块及仪表软件,优化机油压力预警策略、预警时机和强化预警形式,并且广汽菲克对车辆发动机终身保修,提供交通补贴。这让车主们倍感疑惑:难道提前告诉我机油已经不足了,烧机油的现象就没有了吗?赤裸裸的“偷换概念”。话说回来,目前1.4T车型也相继出现烧机油等其他问题,又该如何处理?又该何时召回?
针对保值率,购买指南者的车主们也是哀声怨道。指南者车主们本以为在如此大优惠下抄底可以捡到便宜,但是在卖车的时候却心在滴血。比如:一辆年3月份上牌的款1.4T自动悦享版指南者,行驶2万多公里无事故,当时新车落地近18.8万,目前二手网站挂价12.88万(还可以更低),一年除去保险含税亏掉5万多,这保值率还用计算吗?再比如:一辆年5月上牌的款2.4L进口自动四驱舒适版,5万多公里目前挂受价10.3万(还可以更低),比新车落地价26.7万亏损16万多。不仅如此,二手指南者虽然价格便宜,但是能出手的机会并不多(尤其是上了年限的),所以卖不出去更让指南者车主们烦恼。
写在最后
如今汽车的品牌和种类越来越多,但是许多车企还啃着老技术或者打着情怀的口号在造车,而对产品质量的把控根本不到位,JEEP指南者只是其中之一。想要开着自己的车去旅行,要么选择质量更可靠的品牌,或者你对自己的车万一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了如指掌。如果你真的喜欢指南者的外观,那么看看就算了,买?并不推荐。而指南者的车主们,你们都了解它了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