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常不眠蛇闯保山工厂,冬季蛇不冬眠

冬季,大部分的蛇类动物基本上都躲在自己的洞里休息,基本上很少会看见蛇的身影。

然而,近日云南保山腾冲的一个工厂却迎来了不速之客:眼镜蛇。

群众见到蛇的身影吓得赶紧报警,警察到现场发现蛇躲藏在工厂堆放的钢管下面,时不时的发出“嘶嘶”的声音。

民警拿着捕蛇夹,对准蛇的头部,将其捕获,放入蛇皮袋,送到深山处,将其放生。

不少网友看到这个消息纷纷表示:蛇不冬眠,一定要警惕剧毒。

蛇为什么不冬眠?为什么不冬眠的蛇比冬眠蛇还可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一下吧。

蛇为什么不冬眠?

研究表明,蛇是一种耐热,但不耐寒的动物。最适宜蛇生长的温度是25-35度,这个温度,蛇的体感温度刚好。

当气温低于25℃,高于10℃时,蛇会在户外进行活动,此时一般是春夏秋季。当气温低于10度,甚至低至零下时,大部分的蛇会开始寻找冬季栖息地。

寻找的栖息地一般是树洞,石头缝,土洞等地,找好之后便会盘踞其中,进入休眠状态。但,这些仅限于的气温较冷地区的蛇类,。

如若处于低纬地区,像是我国的广东,海南等地,冬季气温仍旧相对比较温和,这里居住的蛇便不会冬眠。

即便是蛇不冬眠,它们喜欢吃的蛇类,鼠类,蛙类也会减少出行,食物的减少迫使它们减少外出活动次数,以此保证冬季的能量需求。

像是这次在云南保山腾冲发现的蛇,估计就是外出找食物的过程中被群众看到,将其捕捉。

总的来说,并不是所有的蛇都需要冬眠,寒冷地区的蛇会冬眠,冬眠期间也会偶尔外出寻找食物。温暖地区的蛇不冬眠,但也会减少外出行动。

为何说冬季遇到蛇要警惕剧毒?

像是这次保山发现蛇,大部分网友友情提醒:冬季不眠蛇闯入,一定要警惕剧毒。

这样的提醒并非是毫无事实根据,而是存在一定道理。

年12月3日,福建一名男子上山砍柴,不小心被眼镜蛇咬伤。

家人紧急将其送医,上救护车5分钟,该男子出现了意识不清的情况,医护人员紧急抢救。

最终,该男子抢救了6天6夜才脱离危险。

福建男子抢救画面

福建地区纬度相对较低,属于亚热带地区,即便是冬季,温度也很少会出现零下的情况,此时对于蛇类而言,还是会外出觅食,偶尔就会与人类相遇,一旦对方感受到威胁,就会主动吐信子,释放毒液,发起攻击。

冬季的蛇类,因遇到威胁的次数不多,体内分泌毒液长时间不喷散,就容易对人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

可能夏季不小心被眼镜蛇咬伤需要10分钟才会出现意识不清,冬季同样被咬伤,只需要5分钟就会出现意识不清。

冬季蛇体内的毒素伤人更为致命,便是网友友情提醒的重要原因。

蛇频频伤人,为什么不将其杀死?

年9月22日,陕西一名女子网购银环蛇,不小心被蛇咬伤,几个小时后身亡。

年11月3日,一名印度小男孩不小心被眼镜蛇咬伤,小男孩不害怕反咬眼镜蛇一口,将蛇咬死,小男孩治疗后,没有大碍。

年12月22日左右,福建一工地闯入了一条3米长的蟒蛇,工地上的工人都被吓坏了。

类似的事件并不是少数,蛇频频伤人,为何还不将其杀死?

一句话:蛇是保护动物,人类利益的提供者,还是生态链的平衡者。

蛇胆

蛇的蛇胆,就是电视剧中展现出的绿色的东西,对人类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在医学上常常用来止咳。

蛇的身体,常常用来养生泡酒。

蛇的血液可以用来制作抗病毒的血清。

蛇的皮肤则可以用来制作乐器,皮革等工具。

此外,蛇在生态链中可以捕捉老鼠,抑制老鼠泛滥成灾,防止鼠类病毒在人类之间传播。

基于其药用价值,生态价值,人类也不会将其猎杀,猎杀后果只会是人类自己。

因此,才会将其保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pujeep.com/jppz/147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