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男子打死73条毒蛇,后遭毒蛇

佛常说万物皆有灵,正是这种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常常是不愿杀生的,除非逼不得已。

可在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就有这样一个男子,他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捕蛇人,他在年打死了73条毒蛇,之后的五年内竟然一直惨遭毒蛇“追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终他放弃了捕蛇,却还是在下地干活时遭到十几条毒蛇伏击,被咬九口而亡,这本就是一件离奇的事情了。

可更让当地人恐惧的是,在他死后,他的坟墓上也常有毒蛇聚集,那里臭味熏天,寸草不生,被当地人称之为蛇坟。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说真的是万物皆有灵,作恶太多终有一报吗?

捕蛇高手,名不虚传

虽然关于蛇有很多传说,大多数都是不好的,但就蛇本身的价值而言,可谓是行走的钱袋子,因为蛇浑身都是宝,尤其是它的医药价值!

蛇胆可以入药、蛇身可以泡酒,还可以做成蛇羹、蛇油可以治疗冻疮、皲裂、湿疹以及水火烫伤、蛇肉可以治疗风湿、去风寒、蛇皮可以治疗牙痛……

正是因为蛇的高价值,从古至今才会有很多人靠捕蛇为生,故事的主人公程地明就是这样一个地道的捕蛇人。

程地明是利川市狮子坝乡民主村人,他的家里条件不太好,但因为当地人多会捕猎贴补家用,所以家里有着一门捕蛇的手艺传了下来。

而程地明似乎也有这个天赋,不管是捕鱼抓虾还是捕蛇,都是看一眼就会,长大之后,他又到处跟着人学习,跟着捕蛇师傅积累了不少经验。

出师之后,程地明的捕蛇事业可谓是蒸蒸日上、顺风顺水,没遇到什么危险的事,这也给他积累了不少的财富和名气,很快就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捕蛇人。

挣得多了也会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眼红,蛋糕大了也总有人想要来分一盘。

随着程地明的收入越来越可观,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找上门来想要拜程地明为师,跟他学习捕蛇的技巧,试图也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程地明也并非吝啬之人,他也希望自己的手艺能有个继承人,于是便收了两个徒弟,开始带着他们一同捕蛇。

等徒弟学完理论知识之后,程地明决定带两个徒弟上山实践,毕竟道理再多,还是得动手看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天,程地明拿着一个麻袋、驱蛇粉、捕蛇钳等带着两个初出茅庐的徒弟上山去了。

谁也没想到此次捕蛇将成为程地明捕蛇事业中遇到最大的一次危险、难事,也成了程地明厄运的开端。

他们这次想要捕的蛇是王锦蛇,俗名菜花蛇,无毒,身体粗壮,一般都在2米左右,市场价值非常高。

程地明带着徒弟,来到了当地一座名叫蔡家坪的山上,一边走一边给两个徒弟讲解着蛇的藏身之处、各种蛇的习性等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在这时,一条蛇从草丛中窜了出来,程地明迅速用捕蛇钳将其抓住,这一举动加重了程地明在两个徒弟心中的分量。

他们都在暗自欢喜跟对了师傅,嘴里不停地吹捧着程地明,这也极大地满足了程地明的虚荣心,毕竟,在他成名之前,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家境贫寒的农民。

将这条蛇处理好之后,程地明便招呼着两个徒弟继续向前出发,很快三人就来到了密林中,在草从中仔细地寻找着蛇的踪迹。

“啊!!”

随着一个徒弟的尖叫,程地明朝着声音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六七十公分长的毒蛇,这样的景象倒是让程地明感到诧异。

按照他多年的捕蛇经验来说,蛇一般不会主动出现在人面前,只要蛇本身没有感到危险,大多数不会主动向人类发起攻击。

究其原因,自然是要因为毒蛇牙齿的毒液数量有限,都是留着捕食食物用的,一般情况下不会使用。

所以,当这条蛇映入程地明的眼帘的时候,他感到一丝丝诧异,甚至有一点害怕。但捕蛇高手的名号也不是白来的,毕竟经验多,见识多,程地明很快醒过神来,吩咐徒弟不准动,看蛇什么反应。

奇怪的是,程地明和他的徒弟没有做出任何要攻击这条蛇的样子,可这条蛇却一直死死地盯着程地明还不停地吐着蛇信子,明显是要进攻程地明。

这种情况可把第一次上山实践的徒弟们吓得半死,只想快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毕竟理论知识再强,在面对活生生的蛇的时候都是会害怕的,就连程地明刚开始学捕蛇也不例外。

但这对于程地明来说却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可以利用这条蛇来在两个徒弟面前大展身手,坐实他捕蛇高手的称号。

所以,此时的程地明怎会退缩,只会硬着头皮向前冲!

于是程地明故作镇定,开始对两个徒弟介绍这条蛇的情况,据他所说,这条蛇叫红脖颈槽蛇,又叫野鸡项蛇,只有几十公分长,不值什么钱,但毒性确是极强的,非常危险。

对付这种野鸡项蛇是万万不能犹豫的,必须速战速决,说时迟那时快,程地明拿起棍子像闪电一般快速地向这条野鸡项蛇砸去,生怕慢一步自己就沾上这野鸡项蛇的毒液。

好在他速度极快,位置也极准,程地明砸下去的那一刻这条野鸡项蛇的头部便开了花,随之蛇尾慢慢摇摆了几下,便没了动静。

砸死了这条野鸡项蛇之后,程地明还不忘告诫两个徒弟在山上捕蛇必须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大意不得,因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但是,遇到这种危险的情况也千万不要慌张,要沉着冷静,不然就会陷入手脚混乱,那样的话,先不说丢不丢人,可能小命都会不保了。

这一整套下来,程地明在两个徒弟心里的位置再一次高大了起来,两个徒弟纷纷点头表示明白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群蛇聚集,死里逃生

就在程地明师徒三人庆幸又攻下一蛇时,耳边却又传来了蛇穿过草丛的声音,随着声音看去,这一下可吓傻了师徒三人。

只见那草丛间不断地涌动出一条又一条的野鸡项蛇,这些野鸡项蛇个个都死死地盯着程地明这师徒三人,不断地吐出蛇信子,一副决一死战的样子。

看见这架势,两个徒弟早已被吓傻了,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可程地明并不害怕,他还沉浸在自己的虚荣心中,心里想着区区几条蛇还能难到他堂堂捕蛇王嘛。

随即,程地明像刚刚一样抡起手中的棍子朝着这些野鸡项蛇一一砸去,可这成群结队的“蛇军队”又岂是那么好解决的。

程地明也有点慌了,但他只能让自己冷静下来,先解决离自己最近的几条野鸡项蛇,凭借沉着冷静和极高的捕蛇技术,不一会儿,程地明就把这些野鸡项蛇一一解决掉了。

但就在程地明长舒一口气准备休息一会的时候,耳边又传来了熟悉的声音——蛇穿过草丛的摩擦声。

这可把程地明吓了一大跳,他捕蛇这么多年从未遇到这种情况,难道刚才那条蛇是蛇王吗?

程地明师徒三人随着声音看去,只见一条有一条的野鸡项蛇从草丛中窜出来,这些蛇看不到边际,程地明估算了一下大概有几百只,这下他的心里也开始犯嘀咕。

此时,程地明边的两个徒弟,已经吓得腿不停地颤抖,看到这里,程地明开始逼迫自己冷静下来,不能慌。

他知道此时这样的情况,他作为主心骨是万万不能有任何错处的,如果他也开始慌张,那今天他们三个指定逃不出这蛇窝,必定命丧于此!

于是,程地明就开始对两个徒弟大喊:“给我打!不想死就狠狠地打!”

两个徒弟本来是手脚无力害怕至极,但听到程地明的这声怒吼一下回过神来,抡起棍子就朝着这些蛇狠狠地砸去,毕竟与其被动等蛇进攻不如主动出击搏一条生路。

在师徒三人的努力下,这些蛇都一一被打死了,三人也不敢多停留,拿起棍子就像山下跑去,生怕跑慢一步这些蛇就回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跑回村子的三人惊魂未定,村民们见状连忙上前询问原因。听闻了他们的经历,大家只当他们在吹牛,根本不信。

的确,蛇窝里逃生的故事若非亲身经历,又有几人会信呢,村子里有些胆子大的想要验证他们说的话是真是假,便拿着捕蛇工具结伴而行。

到了目的地后这些村民都惊呆了,只见地上是一条又一条蛇的尸体,细细数来,竟有73条!

再不捕蛇,却难逃一死

这件事发生之后,程地明在家休息了好久才缓过神来,等程地明恢复之后他便找到村子里威望最高的捕蛇老人家里,问了这件事其中的缘由。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人听了程地明的讲述脸一下子垮了下来,面色凝重,良久才缓缓开口告诉程地明往后再也不要捕蛇了,他杀害了太多的蛇,早已触犯了蛇神,倘若还不收手只会引来杀身之祸。

听了老人的话,程地明回去合计了一番,便决定金盆洗手再也不干了,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捕蛇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看到身边的捕蛇人一个个都因为捕蛇而日渐富裕,程地明的心里难免泛酸,他反复思考了一番,决定还是重操旧业,发家致富。

做了决定之后,程地明便开始行动起来,准备好捕蛇工具便大摇大摆的上山了。进山之后,那一次被蛇围攻的记忆被唤醒,程地明也小心翼翼起来。

程地明一开始便抓了一条松花蛇,正当他暗自欣喜的时候,一条青蛇趁机咬了他一口,虽然没毒,但这却使程地明心中的那根弦拉紧了。

要知道自从他捕蛇开始从未失手过,更很少出现过被蛇咬的情况,接下来的路,程地明变得更加小心翼翼。

但接下来的经历让他更是毛骨悚然,只要他经过之地必有蛇向他发起进攻,就跟认着他的脸一样,而且这些蛇还都格外凶猛。

程地明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了,匆匆下山回了家,再次下定决心再也不上山捕蛇了。

或许真如老人所说,程地明捕蛇太多触犯了蛇神,在之后的日子里,程地明不捕蛇也对蛇敬而远之,可这些蛇却从未放过他,不论程地明走到哪儿都会被蛇攻击。

这天,程地明和妻子像往常一样下地干活,到了中午,妻子回家做饭留程地明一个人在地里干活,可妻子做好饭等了很久也没等到程地明的身影。

察觉到不对劲,妻子连忙赶到田地里一看,只见程地明早已命丧黄泉,躺在地上,身边还有几条被他打死的蛇。

经过检查,程地明身上有9处被蛇咬伤的地方,的确是死于蛇毒,这件事一出,村里人都大惊失色,一个成年男人竟然就这么被蛇咬死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后的事情更是让大家恐惧,即便是程地明已经死了,蛇群仍然没有放过他,他的墓地时常有蛇群围绕。

这些事情让当地人都意识到,为了利益过度的残杀动物,也许真的会惹祸,于是很多捕蛇人都改了行。

这件事被报道之后,也有专家进行分析,当初程地明上山的时候,正赶上蛇类繁殖期,他惹怒了蛇群,某些蛇便在他身上留下了气味,这种气味会吸引其他蛇主动攻击,也就有了“复仇”这一说。

而这些蛇群不攻击路人,只是围绕在程地明的墓地一圈又一圈,然后便慢慢散去,应该也是记住了这种气味,之后把这里当成了它们的地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归根究底,还是程地明杀蛇过多,这就像一道概率题,次数一多难免马失前蹄,这才有此一劫。

结语

程地明这件事究竟是万物皆有灵,还是说程地明常年捕蛇身上有蛇的气味所以才引得蛇群穷追不舍?

具体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毕竟奥秘无处不在,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和反思,那就是常怀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pujeep.com/jpbj/148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