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首诗歌是英国现代作家---拉迪亚德·吉普林(JosephRudyardKipling,-)的作品,幼年在英国接受教育,长大以后长期生活在印度,作品大多取材于生活在印度的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家庭生活,人物多是生活在中下层的普通人,很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这使得他在19世纪90年代的英国声名显赫,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吉卜林还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他的作品既有反映他的印度生活的现实主义小说《山中故事》(PlainTalesFromTheHills,),也有为儿童创作的充满神奇色彩的童话《从林故事》(TheJungleBooks,),和《如此故事》(JustSoStories,)等。
吉卜林的作品在20世纪初的世界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本人也在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个英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至今诺贝尔文学奖最年轻的获得者。此外,他也曾被授予英国爵士爵位和英国桂冠诗人的头衔。
他的诗词创作同样丰富多彩,感情真挚,这首在英国脍炙人口的《如果》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这是吉普林写给他儿子的一首诗歌,相当励志,曾经被翻译成27国语言作为教材,许多人用这首诗勉励自己。
怎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在吉普林笔下,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信和持久的耐心。在面临考验时,要百折不挠,顽强拼搏;与人交往时不俾不亢,以智者的胸襟包容一切;更要珍惜时光,奋斗不息。
《如果》这首诗歌也是查理芒格一向欣赏的,被收录在《穷查理宝典》当中。在肯尼迪·费雪回忆自己父亲菲利普·费雪(著名的著作有《怎样选择成长股》和《费雪论成长股获利》)的一篇文章当中,也提到了《如果》这首诗歌。
他回忆说:我父亲身材不高,但内心丰富而强大。和蔼之外,他常感紧张,激动,缺乏个人安全感。他的生活非常规律,每一天都按程序安排得井井有条。
我父亲非常喜爱英国诗人拉迪亚德·吉普林那首著名的诗歌《如果》,将它放在他的桌上、床头柜上、书房里,总之放在那些触手可及的地方。他一遍又一遍地读它,并常常给我引用其中的诗句。我现在将这首诗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就像我父亲没有离我远去。
面对危机的世界却毫不畏惧,他会用吉普林的方式告诉你应认真对待工作和投资,但是不要过于紧张而畏惧;他会建议你考虑别人对你的批评,但不要将他们作为你命运的判决;他会鼓励你挑战自我,但是不要走极端,当你认为自己失败了,那就让自己再试一次。他总是鼓励你不断探索前行。
不幸的是,社会上总有极少部分---但绝对数并不少的人,他们是心胸狭隘、嫉人有笑人无的恶棍,他们无法创造自己的生活,相反,他们却喜欢抹黑他人,这些迷途的灵魂其目的就是制造痛苦,而不是创造收获。这种抹黑行为会发生在取得任何成就的任何人身上,但凡有机会,它们一定蜂拥而上。我父亲一直预料到这种事情会发生在包括他自己的身上,但对于他所欣赏的人,他希望这种事情不要发生,或者即便发生也不要长久挥之不去。如果这种抹黑不可避免地发生,他也希望那些他欣赏的人不要将这些批评或指控视为命运的判决。他总是以吉普林的眼光看待世事。
在网上可以找到这首诗歌英文版本和多种的中文译版,下面是我喜欢的一个版本,自己反复学习,激励自己面对困难,不惧怕,不妥协,勇敢地面对生活和投资,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到底,去迎接最后的胜利。现在将这首诗歌抄录如下:
如果
如果你能保持冷静,
当你身边的人们都变得疯狂,纷纷指责你;
如果你能相信自己,
当所有人怀疑你,你却让所有的怀疑动摇;
如果你遭等待,却不因等待而疲倦,
遭受欺骗,却不用谎言回敬,
遭到憎恨,却不用憎恨反击,
能够不得意忘形,也能够不巧言令色.....
如果你有梦想——但不要被梦想主宰一意孤行;
如果你爱思考——但不要以思想者自居;
如果你感到骄傲和遇到挫折,
把两者当骗子看待;
如果你能忍受,曾讲过的事实被恶棍扭曲
用于蒙骗傻子,而不生哀怨;
如果你看到自己毕生追求的美好
受天灾破坏变成一堆瓦砾,也不轻言放弃;
如果在你赢得无数桂冠之后,
仍然能够孤注一掷再搏一次,
失败过后,选择东山再起,
而不去抱怨失败;
如果你能迫使自己,
在别人都走之后,还能长久坚守阵地,
心中已空荡无物时,仍会选择坚持;
如果你与凡人交谈,且彬彬有礼,
与国王同行,而不奴颜婢膝;
如果仇敌和好友都无法伤害你;
如果你在乎每个人,但不会缺了谁就不行;
如果你在想发泄愤怒的那一分钟
去进行六十秒的跑步;
你就可以拥有整个世界,
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属于你,
更重要的是,你将是真正的男人,我的孩子!
吉普林的英文诗集
年根据吉普林的著作编排的动画片《森林王子》
年根据吉普林的著作编排的电影《威利温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